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與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邦樂科聯合演出的《音˙緣——臺日交流音樂會》,承載兩校長年深厚的姊妹校情誼,也象徵著亞洲音樂文化在當代的風貌。 節目內容橫跨古典與現代,融合箏、尺八、篠笛、嗩吶、絲竹等臺日傳統樂器的多重聲響,展現從古至今、從民族音樂到新創作品的廣闊風貌。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師生帶來琴古流名曲《鹿之遠音》描繪自然與人心的對話,旋律如同鹿鳴與對話,並多次運用了尺八特有的吹奏法;《櫻花變奏曲》以日本箏樂展現日本美學的纖細與層次;《絆之章》以篠笛與尺八的「呼應」之聲,象徵人與人之間跨越語言的連結,長唄經典名作《石橋》則再現日本古典能樂的華麗與精神。 臺灣方面則由本校國樂系呈現多樣的傳統音樂面貌。客家箏曲《出水蓮》以典雅細膩的旋律,勾勒出如蓮花出水般的清麗氣質;潮州弦詩《昭君怨》以絲竹之聲訴盡柔情與離愁;《LaSoRe》則充滿青春與動感,展現當代國樂的節奏張力與創造力;嗩吶協奏曲《歌子幻想曲》取材自臺灣民間說唱音樂與歌仔戲旋律,主奏嗩吶聲情並茂,帶領觀眾進入臺灣民間藝術的熱烈與真摯。 由臺灣藝術大學作曲家朱雲嵩與東京藝術大學作曲家田村文生各自為「國樂、邦樂混合編制」譜寫2首全新作品,更是本場音樂會最矚目亮點。朱雲嵩創作的《雲漢和鳴》以銅編鐘悠遠的旋律為意象,象徵古老樂器聲的傳承與展現,也寓意臺、日兩國友誼如銀河般深遠閃耀。兩首新作品藉由兩校音樂家的合作與演繹,呈現出跨文化的共鳴與當代傳統音樂的新可能。 《音˙緣——臺日交流音樂會》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一段以音為語的文化對話。從日本的優雅古韻到臺灣的民間生命力,從古曲的呼吸到新作的創生,兩校以音樂為橋,串起歷史、情感與創意的延續,彼此的聲音在空間中流轉成一條共鳴的銀河——象徵著臺日兩校在藝術與友誼上的深厚連結,也訴說著「音緣不息,和鳴共生」的美好願景。 演出時間:2025/11/23(日)14:30 演出地點:臺藝表演廳 票價:300/400/600/800(OPENTIX售票系統)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970025432925646848 演出曲目: 傳統琴古流尺八曲 :《鹿之遠音》 宮城道雄:《櫻花變奏曲》 坪能克裕:《絆之章》—為篠笛與尺八而作 十世杵屋六左衛門:《石橋》(選段) 田村文生:曲名未定(首演) 客家箏曲 張儷瓊編:《出水蓮》 潮州弦詩:《昭君怨》 刁鵬:《LaSoRe》 黃新財:《歌子幻想曲》 朱雲嵩:《雲漢和鳴》(委託創作) 演出人員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 古箏|張儷瓊、郭靖沐 指揮|陳俊憲 笛|任重 柳琴|陳崇青 潮州二弦|吳孟珊 嗩吶|曾榆尹 臺藝箏樂團、臺藝絲竹樂團、臺藝國樂團 東京藝術大學 音樂學部 邦樂科 長唄|味見 純、小島英裕、加藤神威 三味線|萩原孝子、都築明斗、大坂一輝 囃子|盧 慶順、恩田和実、山本一心、中川陽渡 日本箏|帯名久仁子、城戸さくら、吉越大誠 尺八|神 令、笠原道樹